加强传承保护 做大做强张骞文化品牌
——由《张骞传说》保护传承说开去
城固县文化馆 张清华
文化的大树,总是在民间的土壤里埋藏根系,蕴涵着生命的古老基因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,“对于许多民族,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,是维系社区生存的生命线,是民族发展的源泉。” 中华上下五千年民族史的绵延,留给我们众多的文化财富。然而,当端午节被韩国抢注;三国文化被日本运用成电脑游戏;花木兰被美国人改编成美式动漫风靡全球,让每一个中国人为之汗颜。对话传统、传承文明是每一位文化人无法推卸的重任。
2011年,由城固县文化馆为主体申报的民间文学《张骞传说》顺利通过专家评审,列入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保护。我们在欣喜之余,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在目前城市化、都市化加剧的新时期、新形势下,让张骞精神传承下去,并走出汉中、走出陕西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将张骞文化品牌做大做强。
一、张骞精神传承的现实意义
张骞精神就是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和矢志不渝的进取精神。作为中华儿女的优秀代表,张骞精神所表现出来的理想信念、价值标准、道德风尚、行为规范等,渗透于人的灵魂,长期牢固的、潜移默化的支配和指导着人的行为,营造着奋发进取的社会氛围,激发社会精神主体和经济主体的主动性、积极性和创新性。张骞精神是中华文化个性的有力体现,弘扬、传承张骞精神,有助于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,增强全民族、全社会文化认同感、归属感,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。
二、传承,重在建立文化烙印
有选择、有针对性地将《张骞传说》进入课堂,可以让青少年参与进来,近距离感受和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。从长远来看,这也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最佳手段。而培养青少年时期兴趣,要求特点就是参与性强、雅俗共赏、容易掌握。民间文学《张骞传说》具有极强的地域性、文化性、通俗性,在青少年传统文化意识培养方面具有优势。
通过学习传统文化,传承张骞精神,可以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、自我思辨的能力、与人融洽相处的能力、科学的世界观、正确的生活态度等。只有全面了解,才能由衷热爱。通过张骞故事演讲、张骞文化讲座、张骞文化研讨、张骞文化校报、班报评比等活动,以讲张骞、唱张骞、画张骞、写张骞等形式,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文化的种子,使张骞精神根植于下一代的心中,在思想上打下中国人、中国精神的文化烙印。这是一个漫长的教化过程,需要社会